【聯合報╱本報記者沈育如】
「真的很幸運!」李文徹參加今年高考三等經建行政類科,原本只錄取55人,後來增額錄取3人,他剛好考第五十七名,「用倒數第二名的成績考上。」不過,李文徹擅於靈活讀書,他將冷硬的財經知識,用生活經驗解讀,別人花4、5年準備考試,他用1年4個月就考過。
研究所畢業後,李文徹到客運公司工作當公車調度員,但工作時間不定,健康亮紅燈,讓他萌生轉行的念頭;再加上之前曾在補習班打工,讓他對公務人員的工作很感興趣,毅然離職,全心準備考試。
財經理論很冷硬,但李文徹喜歡從生活驗證書本所學,他以百貨公司周年慶為例,這段期間「小資女」會趁機大肆採購,但貴婦卻無動於衷,為什麼?李文徹說,就是經濟學所說的「彈性所得」,一樣商品價格從5千元降到2千元,收入不多的小資女會覺得「賺到了」,但對貴婦來說「沒差」。
搭捷運、等抽獎時,李文徹的腦海開始聯想機率,「衝到捷運站,剛好可以搭上捷運的機率有多高?」、「要買多少商品,才能抽到大獎?」李文徹的筆記也會用「看圖說故事」,融會貫通艱澀的理論。
研究所同班同學畢業後去當業務員,但覺得工作沒保障,也和李文徹一起準備考公職,兩人相互激勵,還約好考上的人,要幫落榜的人出補習報名費。李文徹說,準備考試期間也去補習,還特地和「戰友」說好上不同補習班,「這樣相互借上課筆記,截長補短學更多」。
準備考試的過程,李文徹看到不少同學成家立業,收入也節節高升,確實讓他很慌,「但後來想想,萬一落榜,頂多再找工作,把眼前的事做好比較實際」;他常以偶像職棒選手陳金鋒的話來鼓勵自己,「不管今天狀態如何,一上打擊場,就全心全意解決當下這顆球。」
9月放榜當天,朋友動作比李文徹更快,搶先用簡訊通知他好消息,他連忙上網查證,一看到自己的名字時,才放下心中的大石頭,趕緊打電話跟家人報喜訊。